为有效提升课题研究品质,深入推进“新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”的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,近日,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“AI 普通话课堂”辅助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录制工作。

为确保课程质量,课题组成员在课程录制前,从课题理念进课堂、课题成果进课堂等方面展开讨论,明晰了以课堂为研究现场实现“教”与“研”双向建构路径。录制过程中,大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,创新教学模式,让民族学生深入了解普通话的发音规则、语言表达技巧,课程内容涵盖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四个项目。
本课程的教学录制,让课题生根于课堂、立足于课堂、实践应用于课堂,架构了“课程—课题—课堂”的一体化建设,力求打造高质量、有特色的普通话课程。“AI 普通话课堂”辅助语言教学,为教师提供了详尽的教学反馈报告,例如学生在普通话发音上的常见错误类型与频率分布,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发音准确性提升的对比分析等,这使教师对于普通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估更加科学、全面,有助于深入探索普通话教学的新模式,助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,实现精准教学,提升教学质量。
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努力,将课题研究融入常态课堂教学,凸显教育科研的实践价值,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。(文/图:陈冬梅 审核:夏道明)